第1章 惊疑不定
圣历3174年二月十日,爆发于上年八月十五日,持续近半年的罗切斯与伊尔卡伦之间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这场自第三次全大陆战争后大陆最大的战役规模之浩大,战局之惨烈,足可用生灵涂炭,日月无光来形容—事实上,神圣教会现任教皇康斯坦斯七世就直斥两国浑然不顾民生疾苦,发动了一场小型全大陆战争,害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他实在感到极其痛心……
是役,两国为了打赢这场战场几乎都投入了举国之力。伊尔卡伦方面,除了先期投入的苍云绯雨两大集群近三十万人,再加上新组建的青空,以及后来调集的紫岚集群和王都近卫军,还有近二十万预备役青壮,投入此战的总兵力达到惊人的七十余万。
而罗切斯方面,更是全民动员。原本全国七十八万常备军悉数投入战场,还征召了三十多万预备役,总计投入兵力超过了百万之众,让大陆无数人闻知后不禁瞠目结舌。
两国这一共近两百万的兵力几乎达到了第三次全大陆战争时大陆各国动员的总兵力近三成之众,足可见那个猫哭耗子假惺惺在培罗主神殿前哭得稀里哗啦的康斯坦斯所谓“小型全大陆战争”的话还是很贴切的。
战后统计损失,对两国而言都可谓惨痛之极。
伊尔卡伦南北两路西征大军,最后只有总计不过三十余万幸存,折损过半,尤其是其南路军,死伤率近七成,要不是其北路军还算坚挺,保持了大半元气。只怕伊尔卡伦此战足可用惨败来形容。
至于罗切斯,如果伊尔卡伦要被称为惨败的话,那几乎就找不出更泄气的词来形容他们了—后来辛瑞的国防大臣拉姆斯登在一次宴会上讥笑现在的罗切斯变成了一只“被拔光毛的秃鸡”,惹得罗切斯皇室大怒,折腾了很久,最后只得酸酸地说了句“我们尊重拉姆斯登阁下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力,但请他注意言语上的修饰问题”。
奈何现在自己损失惨重,就算想像以往质问辛瑞是何居心也不敢。罗切斯此战过后。四大军团去其三。四大军团长两个自杀,一个失踪,总兵力损失超过六十万。要不是如今辛瑞在东疆被克鲁因斯坦牵制,暂时腾不出手来。只怕罗切斯皇帝菲尔丁现在又要为辛瑞意图吞并他的王国而整日忧心忡忡,食不下咽睡不安寝了。
而比军力上更严重损失还在于民生。此战完全在罗切斯国内进行。尤其是伊尔卡伦北路军,千里突进。一战而克号称大陆头号天堑的天神防线,几乎将战火烧到了王都拜尔托菲克,罗切斯最富庶的中东部地区,无处不烽烟滚滚,满目疮痖。
罗切斯的民生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战后物价疯长,仅麦谷价格就飚升三倍,大批罗切斯底层百姓几乎无以为继,大量沦为流民和盗匪。仅流民一项,罗切斯内政部粗略统计后就达百万之众。至于盗匪,后来更有“无屋不盗,路路遇匪”地民谚传扬开来。
战后地罗切斯,几乎沦为冒险家,悍匪以及佣兵的天堂。
更让菲尔丁吐血的是,由于国家军队兵力大幅削弱,各地领主蜂拥而起,携兵自重,以至于皇令难行,离开拜尔托菲克数百里外后,几乎就都是阳奉阴违,没人理会了!于是有不怀好意者给他这皇帝冠以了“拜尔托菲克领主”的称谓,其难堪之处,直让菲尔丁欲哭无泪。
半年时光,这个大陆国土最广阔,历史最悠久,存在两千余年地古老王国就沉沦至如此模样,不知让多少人为之唏嘘慨叹。
相比起支离破碎,一盘散沙的罗切斯,伊尔卡伦似乎情况好得太多。
至少,首先其国土还保持完整,除了赋税加重外,民众生活似乎还算安稳。但对真正知情者而言,实是难言乐观。
数十万大军地死伤,背后就是数十万计的家庭破碎。很多地方甚至是整村青壮男子为之一空,彻底变成了寡妇村。而这笔极其庞大地抚恤费用,完全是给本以被这场战争几乎消耗殆尽的王国财力雪上加霜—从这方面讲,反倒罗切斯占了便宜,他们干脆就不给那些阵亡将士发放抚恤,反正牺牲的大部分士兵都来自战火肆虐过,如今拥兵自重的中东部各领地。既然你们不尊皇令,税也不缴,征调青壮补充军队也不派,那好吧,这个烂摊子你们也自己处理好了……
王国官员们想到的唯一的办法,似乎只有再度加税了。本来战时已经加税——这还不包括很多地方领主借机大发国难财,私自增添名目繁多的税种瞒着王国将这笔钱收入自己腰包——不少,现在再度增加,又给那些本没受到战争波及的民众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很多底层百姓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所以这些因战争导致破碎的家庭和生活难以为继的民众对王国的怨气和怒火急速增加,导致各地动乱不断。虽然不像罗切斯的民谚里那么夸张,但伊尔卡伦的流民和盗匪也是大幅增加,整个王国再也不复以往安乐祥和的景象。
不过若仅止此而言的话,这场大战的胜利者怎么看都应该是伊尔卡伦。虽然暂时有些虚弱混乱,但凭借其稳固的根基和雄厚的国力,大概数年后就能恢复过来,而罗切斯现在的乱象只怕数十年都恢复过来。到那时,伊尔卡伦吞并掉罗切斯岂不轻而易举,到那时,占领了整个大陆南部的伊尔卡伦是何等强大?
事实上辛瑞和法兰恩联盟许多盟国几乎第一时间派出自己的特使前往格兰蒂亚,自然是想尽早和伊尔卡伦打好关系,而克鲁因斯坦也稍微收缩了一些南部驻军兵力,避免过度刺激伊尔卡伦—虽然他们很想趁此伊尔卡伦元气大伤的机会讨些便宜,甚至来个落井下石将伊尔卡伦整成罗切斯那般模样,但奈何伊尔卡伦防守北疆的十多万金雷集群完好无损。即将归国的三十余万西征大军更是杀气未褪满身血腥,而他们自己还在西部和辛瑞纠缠不清,已经打了数场中小规模战斗了,于是变成了如此有心无力的局面。
据说一次朝会上,克鲁因斯坦皇帝福克纳将当初谏言他派军队前往西疆,以牵制辛瑞避免辛瑞趁乱吞并罗切斯地部分国土以坐大的山狮军团一级上将伊凡·英格索尔骂了个狗血喷头,否则的话,克鲁因斯坦三十多万军队也不会这么白白耗在西疆不得脱身了。
哪怕只能抽调一半投往南部。也许就能击溃金雷集群占领伊尔卡伦大片北方国土。尤其是肥沃的双河平原啊。而现在呢,却反而要从南部撤回一些军队。想到这点,福克纳和菲尔丁差不多,也有些欲哭无泪……
哪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伊尔卡伦不是惨败而是大胜的时候。二月十六日传出的一个消息,直让整个大陆都目瞪口呆。
几乎以为诸神给他们一起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格里菲斯三世死了!
这个消息率先是从从拜尔托菲克传出来的。事实上十三日罗切斯皇室就发布了一个公告,内中以一种颇为得意地口吻对外总结了一下这场大战。大部分内容,不外乎是说王国将士如何如何英勇,全国百姓如何如何团结,最后终于击溃了邪恶地侵略者,保住了王国国土云云。
这些话在大部分人看来,就和一个年老珠黄的老妇在脸上涂上几尺厚的敷粉强装青春美少女一般可笑。先不说别的,战后加登,拉玛兰和开兰三郡都归于伊尔卡伦之手,罗切斯算是对伊尔卡伦敝开了自己地西大门,何来保全了王国国土可言?
不过这份公报中有一点掀起了些许波澜,公报公开声明,“王国最大的胜利,就是诛杀了那个邪恶血腥地刽子手,那个双手沾满王国子民鲜血的屠夫格里菲斯.林卡纳!伊尔卡伦为他们愚蠢地行为付出了最大的代价!”
这话起初引得举世哗然,但后来置疑之声纷起。首先罗切斯是敌对国,他们来宣布敌国皇帝的死讯很有可能是恶意造谣打击敌方士气。而且更有人指出,战争于十日便结束于林敦堡,如果格里菲斯真的死了,罗切斯为了提振自己国民的士气,也应该及早声明,怎么会一拖三天?
不过也有人指出此事大有可能,克鲁因斯坦丞相瓦伦丁.瓦特在福克纳召集众臣探讨此事可信度的时候,就指出,格里菲斯之死大有可能是真的。据他的分析,伊尔卡伦北路军和罗切斯第一军团于林敦堡缔结的停战协定太过怪异。两军激战竟日死伤十多万,连林墩堡都给烧了,却又匆匆忙忙停战议和,互相撤返,实在不太合常理。据他们密探查知,当时明明是北路军占优,却还在未伤及第一军团根本的情况下突然罢手。“如此举动只有一个解释,国内大变,北路军急于回国,”瓦伦丁如是说道。他还力劝福克纳尽快和辛瑞议和,转而攻打伊尔卡伦。“伊尔卡伦皇帝新丧,其两子之矛盾尽人皆知,如此乱局,实乃我克鲁因斯坦千载难逢的良机!”
这话说得福克纳心指大动。
可刚被皇帝痛骂过不久的伊凡当即出来反驳,指出第一军团也很奇怪,兵力多出北路军近一倍的情况下却连连败退,最后还将驻守于开兰的军队撤回给北路军让开了一条通衢大道让其顺利回国,而且也放过了一直被他们死死压制的南路军,最后几乎等于将开兰白送给了伊尔卡伦。如果格里菲斯真死了,那罗切斯人就应该趁势反扑,而不是放任伊尔卡伦人安然回国,“除非那个埃里克真是个徒有一张漂亮脸蛋的白痴!”伊凡如是说。
两人又吵作一团,让福克纳头大如斗。
大陆无数人就像这么吵吵闹闹坚持己见的时候,十六日从格兰蒂亚发出的一个消息让所有人都闭嘴了。消息来源据说是一次在大皇子爱德华招待一些外国公使的晚宴上,于涌醉后不慎失态,为父亲的死痛哭流涕,还声言将来要像父亲一样亲自带兵踏平罗切斯云云。
虽然第二天皇室立即辟谣说昨晚不过是爱德华喝多了,但爱德华自己并没有出来亲自申辩,如此,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伊尔卡伦的老皇帝真的死了!
展开全部内容